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文化 > 正文

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解读

类别:中医文化 日期:2017-6-23 13:14:57 人气: 来源:

  前不久,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计委、发改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批复,同意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并认可了提交的《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至此,3年前的一份代表案正式落地。为什么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具体要做哪些工作、实现什么目标?《方案》给出了答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为试验区建设制定了时间表、线图。

  甘肃中医中药资源丰富,广大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发展中医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中医药资源优势难以转换为经济优势。

  如何破解中医药产业发展瓶颈?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二次会议期间,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将甘肃列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案,全国将之列为重点督办案。

  委、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专门成立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编制了《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14年10月20日,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主持召开重点案办理协调会。

  2015年4月21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研讨论证会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等专家学者对《方案》研讨论证。专家们认为,《方案》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切合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此后的两年间,先后征求国家31个相关部门意见,其中16个部门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2017年2月23日,正式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方案》确立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市场显著改善,产品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医药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富民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内,其中,当归、黄芪等道地大药材标准化种植200万亩,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达到5个以上。

  中医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建设20个省级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3-5个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重点中医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研究开发5-8个中医药新产品,通过二次开发升级10-15个中药大品种。

  中医药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引进国内大型中药制药企业和省内中药企业联合重组,力争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年销售收入10亿-20亿元的企业5-8家,年销售收入1亿-10亿元的重点企业20家左右,5家企业上市融资。

  中医药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推进现有中药材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扩大仓储容量,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实现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00万吨,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150万吨。

  中医药应用领域多元发展,研究开发和推动形成药膳、日化用品、相关保健食品以及中医器械等中医药大健康系列产品,建设7个中医药旅游示范。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到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医药质量监管科学规范,完善中药材种植评价检测体系、中药材质量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中药材全产业链溯源系统,加大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力度,形成科学规范的中医药质量监管和保障体系。

  中医药国际合作卓有成效,在国外建设一批岐黄中医学院,增强中医药文化交流和人才培训水平,增加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份额,提升中医药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政策机制,建立健全中医药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机制、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机制、高效的技术机制,推进人才和技术市场化发展。

  创新医疗模式,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区域中医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事业系统化发展。

  规范中药材种植,推进中药材种植、生产标准化,建设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园(圃)及种子种苗繁育,制定甘肃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探索出台中药材种植扶持政策措施及中药材种植风险与市场风险管控机制,稳定平衡中药材市场价格。

  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新产品研发,培育中医药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打造甘肃特色中药饮片品牌。

  创新流通方式,推进中药仓储交易信息化发展。发展中医药网络交易市场体系。提升传统企业和中医药材种植合作社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创新应用领域,推进中医药产业多元化发展,如推进药膳产品、相关保健食品、相关中医药健康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进中兽药、生物农药及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推进中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

  创新监管体系,建设中药材种植评价监测平台,健全中药材质量检测检验平台,建立中药材全产业链溯源体系,加强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监管,推进中医药产业规范化发展。

  创新国际合作,加强中医药教育科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中医药服务国际贸易发展,利用国际资源发展中医药产业。

  依托中医药资源分布状况及产业发展基础,《方案》规划,以市、定西市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区)、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形成布局合理、定位科学、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产业布局,形成“两核”多、多园区统筹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积极申请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同时,2015年,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方案》,在道地药材原产地标准、标准化种植、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药膳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卫计委联合省工信、农牧、食药等部门制定了《道地药材认定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发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岷当归道地药材标准》,认定首批5家企业为道地药材(当归)生产企业和。办公厅下发《道地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方案》,稳步推进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规范中药材全过程管理,打造甘肃道地中药材品牌。

  两年来,还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省食药监局起草制定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管理暂行》,引导企业做好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准备工作。工信委研究制定《甘肃当归全产业链实施方案》,“岷县当归”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卫计委组织有关专家,以甘肃道地中药材为特色原料,拟定了首批药膳食谱。与此同时,中医药服务贸易迈出步伐,在一带一沿线国建立岐黄中医学院,在5国成立岐黄中医中心,推动多批甘肃中医药产品注册认证与出口。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定西市岷县、陇南市成县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1850万元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也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立了陇东南五市旅游联盟,围绕岐黄中医康复疗养、皇甫谧针灸医疗保健等7大中医药养生、8大中医药养生产品、5大中医药养生线,联动发展特色旅游。

  还积极整合科技资源,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立了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当归产业发展研究院,依托疾控中心成立了甘肃食用新物质研究中心,建成食药两用毒理实验室。

  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表示,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发展试验区要达成的目标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谋而合,也将成为践行《健康甘肃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下一步,将整合资源,狠抓落实,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使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药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